液壓滑升模板(簡稱滑模)施工,是現澆鋼筋混凝土工程中機械化施工水平較高的施工方法之一?;J┕だ靡簤簜鲃涌刂葡到y,使千斤頂在支撐桿上爬升,從而帶動模板系統及操作平臺系統向上滑升,河南滑模并且在模板滑升過程中完成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
滑模施工具有節約模板和腳手架,施工速度快、機械化水平高,施工連續性好,施工質量穩定等優點,工業建筑中的筒庫、糧倉、料倉、煙囪等規則鋼筋混凝土結構,尤其適合滑模施工。由于滑模施工的不間斷性,必然導致整個監理控制細節發生相應變化,要求更加注重質量預控工作。結合筆者近幾年水泥工業筒庫的施工監理實踐,淺談滑模施工的監理控制要點。
1.滑模施工方案的審查
在滑模施工的事前控制階段,對施工單位報審的施工方案,應zhong點審查以下幾方面:
1.1模板系統方案審查
滑模裝置主要包括模板系統、操作平臺系統、提升機具系統。定型小鋼模剛度好,易..幾何尺寸,但平整度和光滑度不夠,與新澆筑混凝土摩阻力大,滑升過程中易拉裂倉壁混凝土;表面含超硬氧化膜的冷軋板柔性大,剛性稍差,但平整度和光滑度好,滑升摩阻力小,接縫嚴密;剛性操作平臺體系整體剛度好,滑升過程中不易變形,適合較大荷載如帶庫頂鋼梁滑升等施工,但糾偏難度大,適于大直徑的筒庫和施工荷載較大的滑升;柔性操作平臺體系整體剛度稍差,易變形,但改善了庫體在滑升過程對垂直度和轉角的控制條件,可任意調整滑模時的精度,糾偏方便,適于小直徑的筒庫和施工荷載不大的滑升;以上為監理審查模板系統的zhong點,應根據總體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的筒庫結構特點,認真審查,提出監理意見和要求。
1.2液壓滑升系統方案審查:
液壓滑升系統是整個滑模施工的核心,其施工荷載設計及組合、計算是否妥當,液壓千斤頂選取是否合理,是滑模施工成敗的關鍵,因此,監理方須對整個液壓滑升系統方案進行審查。審查zhong點:
1.2.1施工荷載取值是否適當。一般滑模施工荷載設計分四類:第yi類為模板系統、操作系統的自重荷載;第er類為操作平臺上施工荷載;第三類為滑升時的摩阻力;第四類根據施工方案確定的其它荷載。有些庫頂鋼梁自重較大,安裝高度高,通常在滑升開始時就吊裝在滑模架上,利用液壓滑升系統滑升致庫頂,滑模結束后再就位,此時,一般鋼梁自重荷載較大,約占總荷載1/3左右,在荷載計算取值時,把其作為恒載的一部分,不能疏漏。在審查時,要仔細審查方案中的每一項荷載取值是否適當,尤其不能漏項。
1.2.2荷載組合、計算。一般分為兩種情況:滑升時荷載計算和上料澆筑混凝土時荷載計算,取zui大值。
1.2.3千斤頂選取。審查zhong點:根據選用的千斤頂型號,查出千斤頂的額定推力,取額定頂推力baifenzhi50作為允許承載力,審查時注意,計算承載力應為按規范求得的支撐桿允許承載力與千斤頂的允許承載力兩者中取其較小者,根據施工荷載計算出所需千斤頂的數量,實際選用數量常常取計算數量的1.3-1.5倍。
1.3 支撐桿穩定性審查?;GЫ镯斉郎栏降拇怪敝螚U,根據千斤頂的型號,分為Φ25圓鋼或48×3.5鋼管,支承桿接頭錯開設置,焊接處用手提砂輪機打磨光滑。千斤頂每滑升行程一般為200㎜-250㎜,正常情況下,模板與混凝土結構始終結合,支撐桿自由高度不高,無須進行穩定性計算。但水泥筒庫在一定標高處均有1.5米-2.0米厚庫底板,此處需要?;?,為了施工中減少模板組裝,常常要往上空滑致庫底板以上,此時,須進行支撐桿穩定性驗算,..模板系統不失穩、扭轉和變形。
2.滑升施工階段的控制要點
2.1滑動模板的檢查要點:
組裝前,須清理好現場,理直插筋,并對插筋數量進行復核,洗凈插筋和基礎接觸面泥土,除去浮動的混凝土殘渣,彈出筒倉的zhong心線、截面的輪廓線和提升架、洞口的位置線等,設立垂直控制點,按批準的方案組裝模板。安裝好的模板單面傾斜度為模板高度的0.2~0.5baifenzhi,按規范要求模板高1/2處凈距為結構截面尺寸。模板采用新出廠模板,拼縫嚴密,表面平整。
滑模組裝 允許偏差見《液壓滑動模板施工技術規范》GBJ 113-87第5.1.3條。
2.2鋼筋工程的監理要點
在滑模施工中,鋼筋隱蔽快,需旁站督促檢查并及時做好記錄。首段鋼筋的綁扎在模板組裝時進行,以后,鋼筋隨模板的上升而分段綁扎,鋼筋的綁扎速度應與混凝土的澆筑速度相配合。
為便于施工,水平鋼筋的加工長度不宜大于7 m,豎向鋼筋直徑在12 m m以下的不宜大于6 m,直徑在20 m m以上時可達6-8 m。筒庫水平鋼筋為圓弧形,在綁扎前應按弧度加工好,鋼筋的接頭應錯開設置,在同一截面內不得超過鋼筋總數的百分之25。帶彎鉤的鋼筋,綁扎時彎鉤不得朝向模板面,以防止彎鉤卡住模板。為..鋼筋綁扎的精度,還應在筒庫全圓設置若干網片狀骨架筋,類似砌體施工中的皮數桿作用,以..雙排鋼筋間距和水平筋間距。
每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保持表面至少有一道水平筋,作為繼續綁扎的依據,以免造成漏綁鋼筋。
2.3混凝土工程的監理要點
2.3.1用于滑模施工的混凝土,除應滿足設計所規定的強度、抗滲性、耐久性等要求外,尚應滿足下列規定:
(1)混凝土早期強度的增長速度,須滿足模板滑升速度的要求;
(2)薄壁結構的混凝土宜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配置;
(3)混凝土的坍落度, 對筒庫結構一般取40-50㎜,若采用泵送則由試驗確定。
2.3.2混凝土澆筑的控制要點:
(1)混凝土澆筑應劃分區段,分兩組對稱交圈,均勻澆筑,每次澆筑200-300㎜;每澆筑完一層,混凝土表面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2)各層混凝土澆筑的方向,應有計劃的、均勻的交替變換,防止結構發生傾斜或扭轉;
(3)洞口兩側應對稱均衡澆筑,防止胎膜受不對稱側壓力的作用產生移位;
(4)混凝土的振搗采用小型振動器,振搗時避免觸及鋼筋、支撐桿和模板,振動器應插入下一層混凝土內,但插入深度不宜超過50㎜ ;
(5)隨時清理粘在模板內表面的砂漿或混凝土,以免結硬面增加滑升的摩阻力,影響表面光滑造成質量問題;
(6)上下層混凝土間歇時間如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對接槎處應按施工縫處理;
2.3.3 混凝土的出模強度,是模板滑升時控制的zhong點。理論上混凝土強度達到0.3Mpa就足以支撐自重,對于減小滑升時摩阻力來講,出模強度越低越好,但如果出模強度過低(小于0.2Mpa),混凝土會出現變形、坍塌,但當混凝土強度大于1Mpa時,混凝土對模板的摩阻力zeng大,易導致混凝土表面拉裂。試驗表明,混凝土的zui優出模強度以控制在0.2-0.4Mpa(貫入阻力值為0.3-1.05kN/cm)為宜?,F場判別以滑出的混凝土表面指壓后有輕微可見的指痕砂漿不粘手,且滑升時聽到“沙沙”的摩擦聲為宜。
2.4模板滑升的監理要點
模板滑升分為初升、正?;?、末升三個階段。
2.4.1初升階段
模板滑升前,首先要試升,主要是檢查混凝土的凝結情況,判別混凝土能否出模,提升時間是否適宜。試升高度50-60㎜(千斤頂1-2個行程),當混凝土出模強度適宜時就可以初升。
初升是組織正?;V皩Qb置的工作狀況是否正常進行的一次quan面檢查,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初升時,將整個模板升高200-300㎜,使混凝土不致粘住模板,然后對滑模裝置系統進行quan面檢查、調整,隨即轉入正?;A段。
檢查內容有:提升架受荷后是否傾斜變形;模板接縫是否正常,有無變形,漏漿,傾斜度是否正常;圍圈受力是否均勻,螺栓有無錯動,圍圈套剛度是否滿足要求;操作平臺各桁架或梁的受力情況,連接螺栓有無松動;結構截面軸線有無位移;千斤頂、油管接頭有無漏油現象;支撐桿有無產生彎曲或被帶起現象;
以上情況監理方應做好quan面檢查,zui直接的方法是把上述問題制成表格逐項檢查,確認情況良好后,才能同意正?;?。
2.4.2正?;A段
正?;龝r采用間隔提升法,兩次提升間隔時間一般不宜超過1.5小時。為減小混凝土與模板的粘結力,防止混凝土被拉裂,在兩次提升的之間,應增加1-2次中間提升,每次可提升1-2個行程。
在正?;A段,監理方應zhong點檢查和控制滑升速度,滑升速度的快慢,直接影響著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和工程進度,影響實際滑升速度的因素有:混凝土的凝結出模強度、施工季節和晝夜氣溫的變化、勞動力配備、混凝土的攪拌和垂直運輸能力等。正常氣溫條件下,滑升速度一般控制在150-300㎜/小時范圍內。監理方應根據正?;G闆r,提出滑升速度控制要求。
2.4.3末升階段
末升階段,當滑致離庫頂設計標高尚差1M左右時,滑升速度應比正?;月?,此時應進行滑模裝置準確抄平、找正,豎向標高進行復核工作,同時,鋼梁安裝的埋件、洞口預留好,監理方應對此項工作認真檢查,zui后,將剩余混凝土一次澆平。
2.5模板拆除
模板滑升到頂后,凡能立即拆除的部件,即可拆除,以..平臺的負荷,對暫不能拆除的部件(如螺栓、千斤頂等),應進行保養。
待混凝土達到拆模的強度(一般為設計混凝土強度75baifenzhi)后,再將滑動模板裝置其余部分拆除。一般拆除方法是將模板和圍圈、提升架等分段整體拆除。
2.6筒倉垂直度的檢查
水泥筒倉剛度較大,每滑升1M至少應檢查一次。具體方法:在操作平臺上四個方向吊重約15㎏—25㎏線錘。垂直度的允許偏差:高度在10M以下時,不得大于10㎜;高度在10M及以上時,不得大于高度的0.1baifenzhi,且zui大不得超過50㎜。
2.7埋件和預留洞口的留設
水泥筒倉倉壁有較多的埋件和洞口,為..它們的位置正確和避免遺漏,施工前監理方應要求施工方繪制預埋件和洞口平面圖,標明型號、標高、尺寸、位置和數量,并認真審查。施工過程中,要求施工方專人負責管理,采取按圖銷號的辦法逐步安設、檢查。
埋件要求:位置正確,不得突出模板表面,固定牢固,一般是將它焊接在結構筋上,待滑模過后,立即清除表面附著灰漿,使其外露。埋件位置偏差不大于20㎜。
預留洞口要求:事先做好襯框,其尺寸應比設計尺寸大20㎜—30㎜,厚度應比滑動模板上口小10㎜—15㎜,澆筑混凝土時,應在襯框兩側對稱進行,以免其受力不均移動。
較小的孔洞可在滑升過程中放置木材、泡沫塑料等材料制成的空心或實心的孔洞胎膜的辦法來留設。
3、施工中常見問題及處理
3.1支撐桿彎曲
在滑升過程中,由于支撐桿本身不直或負荷太重;遇有障礙時強行提升、千斤頂歪斜、相鄰千斤頂之間升差太大及脫空過長等原因,都易使支撐桿失去穩定而彎曲。遇到以上情況,應要求施工方及時處理,以免引起質量和安quan事故。一般處理辦法如下:
3.1.1支撐桿在混凝土內部彎曲 可根據模板滑出后,混凝土表面凸出并出現裂縫等現象檢查出來。遇此情況,應暫停使用該千斤頂,先將彎曲處已破損的混凝土清除,然后根據彎曲程度的不同分別處理。若彎曲程度不大,可用帶鉤的螺栓加固。若彎曲嚴重,可將彎曲部分切斷,再用鋼筋綁條焊接。經處理后,再支模澆筑混凝土。
3.1.2支撐桿在混凝土上部彎曲 可將彎曲部分切斷,加綁條焊接;若彎曲部位很長,彎曲程度又很嚴重時,應將支撐桿切斷,另換新支撐桿,并在新支撐桿和混凝土接觸處加墊鋼靴,將新支撐桿插入套管內。
3.2筒體傾斜
一般情況下,控制各千斤頂相對標高不大于40㎜,相鄰兩個提升架上千斤頂的升差不大于20㎜,使操作平臺基本保持水平,可..筒體不發生傾斜。如果操作平臺有較大的固定偏心荷載,或平臺經常經受大的水平風力作用,會造成操作平臺水平位移,使結構軸線平移,筒倉發生傾斜。垂直度超過偏差要求時,應加以糾正。
糾偏常用平臺傾斜法:調整平臺各點的高差,使操作平臺保持一定的傾斜度,其傾斜方向與筒倉的傾斜方向相反,當模板繼續滑升時,利用操作平臺傾斜時自重產生的水平分力,推動滑模裝置逐步移回到原來的結構設計軸線位置。
注意:由于操作平臺傾斜會造成支撐桿承載力的降低,為防止支撐桿承載力損失過大和避免引起模板產生反傾斜度,操作平臺的傾斜度應控制在1百分之以內。欲使平臺傾斜,一次抬高的高度不超過二個千斤頂行程。抬高一次,滑升1-2個澆筑層高度,觀察平臺軸線的回復量,以確定是否需曾大平臺的傾斜度。當平臺接近正確位置時,應及時恢復平臺的水平度。
3.3筒壁的扭轉
筒壁的扭轉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果筒壁滑模體系發生扭轉,可以采用調整混凝土澆筑方向的方法調整,澆筑混凝土方向與平臺扭轉的方向相反。
3.4混凝土出現水平裂縫或斷裂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較多,主要原因有:模板沒有傾斜度或產生反傾斜度;滑升速度慢,混凝土與模板粘在一起;模板表面不清潔,摩阻力太大;糾正垂直度太急,模板嚴重傾斜等。
防止辦法為:糾正模板傾斜度不夠或反傾斜度的現象;經常清除粘在模板表面的臟物及混凝土;糾正垂直度偏差時不要操之過急;如果氣溫過高,混凝土凝結速度快,滑升速度不能再提高時,應調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或加入緩凝劑,以控制混凝土的凝結速度。
處理辦法:對混凝土表面出現的細小裂紋,可及時用鐵抹子壓實;對出現的較輕微裂縫,可剔除裂縫部分的混凝土,補上原混凝土篩除石子后的原漿。
4.河南滑模滑模工程的質量檢查和驗收
詳見《液壓滑動模板施工技術規范》GBJ 50113-2019
4.1鋼筋工程及兼作結構鋼筋的支撐桿的焊接接頭、預埋插筋等均應作隱蔽工程驗收。
4.2每次模板提升后,應立即檢查出?;炷劣袩o塌落、拉裂和麻面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重大問題應作好記錄。
4.3對高聳結構垂直度的測量,應以當地時間6∶00-9∶00間的測量結果為準